解放幼儿的空间
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
感受与万物为友
大自然有天然的课程宝藏
自然·野趣·自由·探索
一场愉快的”蘑”法之旅
在秋天里拉开序幕......

探寻“菇”事
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,研学是最美的相遇。陈鹤琴先生曾说过,“大自然、大社会都是活教材”。在大自然中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,为了开阔其视野、亲近大自然,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10月22日我园开展了秋日“蘑”法 ,乐享生活研学活动,一起走进了千菇园。
调研与计划
《3-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》中指出:幼儿园应“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”,进而指出“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”。为了更好探索蘑菇的秘密,幼儿到农贸市场、超市去寻找各种各样的蘑菇,了解和认识各种蘑菇。

研学我们要去哪里?研学活动可以进行哪些有趣活动?研学要做哪些准备?要带些什么?一张小小计划表,充满着幼儿对活动的满满期待。幼儿提前了解当天的天气以及目的地的情况,认真仔细地制定自己的研学计划。


趣出发,享研学之行
满怀对蘑菇的好奇和对大自然的向往,全体师幼欢呼雀跃地整装待发,踏上了愉快的《秋日“蘑”法,乐享生活》之旅。

浸其中,体研学之乐
萌菌学堂
在基地“萌菌学堂”课堂讲师的引导和生动介绍下,幼儿丰富了相关知识经验:蘑菇既不是动物,也不是植物,而是真菌;感知认识了蘑菇的结构:菌盖、菌褶、菌柄、菌蒂、菌丝,知道蘑菇的种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——孢子; 菌菇是生长在山野中的小精灵,有的珍贵又美味,有的鲜艳却有毒,懂得珍爱生命,野外的蘑菇不能随意采摘和品尝。


蘑菇工厂
“蘑菇是怎样生长的呢?”带着对蘑菇培育生长的好奇,幼儿分组随讲解员一起探寻一粒粒孢子的生命之旅,在显微镜和放大镜下零距离观察孢子的生命样态:“我看到了菌丝,像一只蝴蝶”“我看到的菌丝像一只小丑鱼”“这个是放射状的,像烟花一样”“老师,每一个孢子都不同”随着幼儿观察深入,一声声惊呼不断传来......观察各种菌菇姿态样貌:灵芝、茶树菇、杏鲍菇、香菇、猴头菇、白玉菇等等,形态各异,争奇斗艳。

走进蘑菇工厂,身临其境探索蘑菇的奥秘。讲解员讲述着蘑菇的培养工序:从原材料到加工处理、灭菌、装包、菌菇生成。整个流程幼儿都被深深吸引着,不禁感叹美味蘑菇的来之不易。


菇房参观
“蘑菇是怎么长大的呢?”
“它是长在树上的?还是长在泥土里的?”
带着疑问,讲解员带领幼儿参观了蘑菇基地,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菌菇生长的奥秘,认识了各种蘑菇种类和蘑菇所需要的原料。活动中幼儿纷纷化身为小小观察师,近距离观察了机械化装制方舱菌菇,参观了菌包培养室,了解了各种实验器材的用途,充分探寻孢子成长为菌菇的生命历程。

蘑菇方舱
蘑菇菌包是怎样制作成的?制作的流程是哪些?幼儿将参观所得如数家珍: 好的蘑菇要有好的菌包,菌包是蘑菇的生长场所,原材料来自木屑、玉米芯、碎稻草等材料,经过合理的营养加工配置而成。
制作方舱:幼儿兴奋地带上一次性手套,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把菌包用手掰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,装进方舱盒中,压紧、封盖、打包完成种植,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收获的自豪之情。

悟心得,绘研学收获
研有所思
学有所获
快来看看幼儿的研学收获吧!

小马:在萌菌学堂上我认识到了有毒和没毒的蘑菇,我最喜欢吃香菇。
芮闻:今天我去采摘了银耳,晚上回家煮汤喝。

贺贺:我们第一站是去采摘银耳,银耳摘下来后,方舱就有一个坑。
小渠:我们在蘑菇房前一起拍集体照。
诺诺:浩宸和我在一个组里做蘑菇方舱种蘑菇。
姚姚:我看到孢子有各种各样的菌丝。
坤坤:灵芝就是我在动画片里看到的仙草。
本次研学活动,让幼儿直观感受到蘑菇生长过程,激发了幼儿对蘑菇探索的兴趣,开阔了视野,增长了见识,激发了探索自然的兴趣,乐享生活,用心体验与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美好!
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
附幼宝贝的世界
是童真、童趣和童话般的
尊重每一位幼儿
赞赏每一位幼儿
赋能未来
让每个生命绽放出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