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二九不出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。
五九六九看杨柳,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。
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2023年12月22日,是冬至节气。冬至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节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素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说。过了冬至,白天会一天天变长,各地气候会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,民间由此开始“数九”计算寒天。
幼儿冬至保健要点
起居篇
1.早睡早起;
2.适当增添衣物;
3.防寒护阳,坚持泡脚,以驱逐体内寒气;
4.适当日光浴,天气晴好时带幼儿外出活动。
饮食篇
1.多吃一些增加热能、富含脂肪、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比如:蛋类、鱼类及豆制品等;
2.应饮食有节,少吃油腻,不易消化食物;
3.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以增强身体免疫力;
4.补充膳食纤维,保持肠道通畅;
5.多吃润燥食品,及时补充水分。
冬至饮食习俗
北方吃饺子
冬至,中国北方喜欢吃饺子,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。传说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,医圣张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而生病,于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驱寒的食材来治病(羊肉、胡椒等),避免耳朵上生冻疮。至今,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在寒冷到来之际吃一顿饺子,寓意吉利,以示辞旧迎新。
饺子做法
【食材准备】猪肉、大白菜、胡萝卜、木耳、鸡蛋。
【制作步骤】
1.和面。普通面粉加适量水搅拌成棉絮状,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10分钟。如果想要彩色的饺子皮,可以把菠菜、紫薯、胡萝卜等榨汁加入面粉搅拌成团。
2.做馅。把泡发的木耳和洗干净的大白菜、胡萝卜切丁剁碎,放入盐、生抽、蚝油等调味品。加入肉沫搅拌成馅。
3.包饺子。醒发好的面团揉搓成细长条,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。擀成中间略厚,边缘略薄的饺子皮。饺子的包法也是因人而异。
4.蒸煮饺子。想吃蒸饺的可以隔水蒸,想吃水饺的可以用水煮。
南方吃汤圆
冬至南方喜欢吃汤圆。汤圆也称汤团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、“圆满”, 因而冬至的汤圆又叫“冬至团”。每逢清晨,家家户户磨糯米粉,用糖、肉、菜、果、萝卜丝等做馅,包成冬至团,并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。
汤圆做法
【食材准备】糯米粉、白糖、熟黑芝麻、紫薯、蜜薯、胡萝卜等。
【制作步骤】
1.和面上色。把紫薯、蜜薯、胡萝卜切成片蒸熟碾成泥,加入糯米粉搅拌均匀。在热水中加入白糖溶解后分次少量加入糯米粉搅拌均匀揉成面团。盖上保鲜膜醒发20分钟左右。
2.制馅包馅。将熟黑芝麻和白糖搅拌均匀,加入少量食用油调成馅备用。把醒发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面剂子搓圆,压扁后放入馅料包好后再搓成圆。
3.煮汤圆。起锅烧水,沿着锅边把汤圆依次下水,就不会粘在一起了。
节气养生食谱
玉米鲜虾球
材料:鲜虾300克、玉米粒及淀粉少许。
做法:
1.鲜虾洗净,略擦干后,用牙签从虾壳第二节处挑出泥线,再去头去壳,剥出虾肉,剁成泥。
2.将调料与虾肉一起搅拌,打出虾胶。直到虾肉变得黏黏的,有点透明起胶的感觉。
3.将玉米粒擦干,滚上一些淀粉,挖一勺虾肉,用虎口挤出虾球。再滚上玉米粒,玉米要确实嵌入虾肉,才不容易掉。
4.摆入蒸锅,开锅后大约蒸8-10分钟即可。
“冬至大如年,人间小团圆。"冬至阳生春又来,新的开始,平安如意。待凛冬离去,雪融草青,相信一定有新的生机将温暖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