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惊蛰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,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"蛰",而"惊蛰"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。这时,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。
宝宝食材推荐
【春笋】
立春后,笋就会破土而出,肉质鲜嫩、美味爽口。春笋在菜品中有“百搭”之称,可荤可素,可以和任何一种肉类食物一起进行烹饪提鲜。另外,春笋可以根据其各部位的鲜嫩程度进行分档食用,各有各的口感。最嫩的笋头可以用水焯一下凉拌,这样不仅鲜嫩爽口,还可以保留住春笋的原味;笋的中部可以切成笋片用来和肉片一起炒制或做配菜食用;而比较老的根部则可以与肉类一起炖制,或者煲汤。
【梨】
惊蛰时节,气温偏低、干燥,因此在春天还应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。梨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。


【玉米】
在少数民族地区,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“炒虫”,“虫”炒熟后,放在厅堂中,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,还要边吃边喊:“吃炒虫了,吃炒虫了!”尽兴处还要比赛,谁吃得越快,嚼得越响,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。其实“虫”就是玉米,是取其象征意义。所以,可以在这个节气多吃玉米。
【芋头】
芋头,性平,益脾胃,调中气,化痰散结,但一次的食量不宜过多。惊蛰日,我们可以煮芋头沾糖吃,做法简单,还是粗粮,好吃又健康。
【菠菜】
惊蛰节气后,阳气生发容易导致肝火旺盛,中医有“春宜养肝”之说。中医认为,菠菜性甘凉,入肠、胃经,有补血、利五脏、通血脉、止渴润肠、滋阴平肝、助消化、清理肠胃等功效,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、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佳的辅助疗效。不过,菠菜应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调。
春季宝宝甜汤推荐
惊蛰节气,分享两款幼儿爱喝的甜汤做法,防春燥,健脾胃。家长朋友们可以照着食谱做起来。
【板栗糖水】
食材:板栗13颗、山药半小根、红豆1小碟 、莲子1小碟、冰糖适量。做法:1.板栗去皮,莲子红豆洗净提前放清水里浸泡几个小时,山药洗掉表面泥沙,去皮切成滚刀块。2.莲子泡软后去芯冲洗,泡好的红豆吸收了水分,变得很饱满。3.将泡好的红豆、莲子和板栗一起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清水。4.盖上锅盖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半个小时,再加入山药搅拌一下,继续20分钟,冰糖融化即可。
【红豆芋头汤】
食材:红豆2大把、小芋头12个、冰糖适量。做法:1.将红豆提前洗净泡好,芋头洗净,去皮,浸泡在水中。2.锅中加入红豆和适量清水,煮开后,转中小火煮至豆子破皮开花。3.把准备好的芋头放进去,继续煮到芋头能用筷子扎透即可。4.最后加入冰糖,煮至融化。
惊蛰春雷乍动、万物生机盎然
惊蛰时节,冬春交替,万物复苏,乍暖还寒,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节。因此更要注意饮食,原则以清淡为主,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。